中國太平洋學會2022年工作要點
2022-01-28 15:35:41
875
中國太平洋學會2022年工作要點
2022年中國太平洋學會(以下簡稱“學會”)工作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緊密結合自然資源部核心職能開展工作。以建設海洋強國為目標,聚焦海洋領域學術交流與合作,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動太平洋地區海洋事業合作與發展,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全年工作重點安排如下:
一、深入拓展太平洋地區海洋領域學術研究,強化學會學術引領
學會作為國家級學術團體,應該始終把學術研究作為主要任務,在涉海學術研究領域不斷開拓創新。要主動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發展需求,打造服務多元、梯次多級、規模多種、形式多樣、具有學科特色的學術活動集群。要認真組織好目前正在開展的各項研究工作,同時繼續做好論證和前期準備,積極開展重大研究項目的申報工作,要把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海洋綜合管理、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海洋權益維護、全球海洋治理等方向作為重點研究領域,通過學術研究為國家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依據和參考。
二、積極引導分支機構開展各具特色的社會活動,支撐學會業務發展
學會經過多年組織體系建設,已建立起一支覆蓋面廣、專業性強、業務健全的分支機構隊伍。各分支機構要積極團結組織本業務領域的相關單位和專家學者,采取多方合作共建等形式,開展各種形式的學會活動,真正起到促進本行業發展的示范作用。學會將積極組織協調,為提升分支機構活動內容質量和社會影響力提供各項支持,推動分支機構完善管理機制,構建分支機構業務活動常態化,形成全會上下聯動、齊心合力的局面。
三、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未來五年將是我國跨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途的重要時期,學會這些年聚焦海洋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下一步要充分發揮學會的專業優勢和機制優勢,在全面推進涉海領域研究與學術平臺建設的同時,要進一步強化為國家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的職能建設,通過課題研究、論壇展會活動以及團體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工作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出更大的作用。2022年,要進一步突出高質量發展的主題,與地方合作繼續辦好中國海洋論壇、威海海洋生態經濟國際論壇、洞頭藍色海灣國際論壇、東臺海洋生態論壇等活動。
四、不斷加強學會人才隊伍建設,壯大學會學術研究力量
學會在分支機構、理事成員設立上已組織完備,下一步要積極發展個人會員和團體會員,完善分級分類的會員體系,要廣泛涵蓋國內重要的海洋領域研究機構的負責人和科研骨干,強化對青年科技工作者、企業科技工作者、非公領域科技工作者等的吸納與聯系。要創新數字化、網絡化服務方式,建設科技工作者之家,提供多樣化、精準化服務,使學會煥發青春活力,壯大學會力量。要積極推進涉海領域學科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更加有效地開展海洋經濟發展相關學術交流與合作,為我國海洋事業健康持續發展做出更多、更好的貢獻。
五、精心辦好《太平洋學報》,進一步提升學報學術地位
要加強學報編輯隊伍的建設,鼓勵、支持學報編輯通過崗位培訓、學術交流等方式,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質、道德水準和業務能力,逐步建立一支與時代發展相適應,業務過硬、作風嚴謹的學者型編輯隊伍。學報編輯部要根據年度選題安排學術交流活動。通過學術交流努力把《太平洋學報》打造成國家海洋戰略發展的思想庫、海洋人文社科研究陣地、宣傳國家海洋政策的重要窗口、國際海洋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要加快學報的數字化、網絡化等新媒體應用,擴大學報多渠道的傳播,開辟編者、作者、讀者的互動交流平臺,不斷通過新技術、新載體擴大學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學報要與學術科研機構加強合作,圍繞2022年度學報重點選題,精心組織2場專題學術研討會,研討成果擇優在學報發表。
六、全面落實自然資源部黨組決策部署,推進學會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發展
學會要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依章程自治相統一,為黨組織開展活動、發揮作用創造條件,確保正確發展方向。學會辦事機構黨組織要著眼新發展階段,主動探索學會黨建規律方法,持續推進學會黨的建設與業務工作融合發展,全面落實自然資源部黨組決策部署。學會各級組織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政治責任,不斷提升政治能力,全面推動學會黨建工作。
七、積極發揮學會區位優勢,加強與國際組織間的合作
學會是太平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海洋學者和海洋研究單位自愿組建的地區性學術組織,具有組織和開展太平洋區域跨地區和跨學科研究的優勢。我們要充分發揮這一優勢,與國際同行“交朋友、結對子”,積極拓展合作領域,密切人才雙向交流,積極對接國際資源,促進國際科技界開放、信任與合作。學會將與相關分支機構攜手合作,進一步深化南太平洋島國國際合作,加快推進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研究,開拓冰上絲綢之路研究論證工作。
八、全面推進海洋科學技術成果鑒定工作,促進科學技術成果應用和推廣
學會已聯合大連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和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成立海洋科學技術成果鑒定領導小組和專家委員會,制定了科學技術成果鑒定配套管理辦法和工作程序。要篩選3-5個成熟的項目作為鑒定工作的實驗性項目,起好步,開好頭。要在學會上下廣泛宣傳,海洋各行業積極推廣,通過評價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推動產出高質量成果,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深度融合。要按照科學技術成果鑒定工作設計的全流程推進,精心組織、嚴格論證,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制度、標準規范和方法工具,確保技術成果鑒定成果的權威性和科學性。
九、積極參與海洋科學技術獎評選活動,打造涉海行業科技獎品牌
學會與中國海洋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共同組織的海洋科學技術獎評選活動,是海洋領域里的一個重要獎項,在全國科技領域也具有重要的影響力。2022年要集中力量做好海洋科學技術獎的組織、推選和評選工作,要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及時掌握海洋領域科技發展的動態信息,推選工作要積極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前沿學科領域的研發成果。要使海洋科學技術獎成為海洋科技領域的一面旗幟,在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十、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做好學會高質量團體標準的發布
2022年1月1日,經過精心籌備,學會正式發布《船舶壓載水檢測方法》等7項團體標準,這是學會培育發布的首個團體標準,其他涉及海洋環境、海洋碳匯等相關標準正在培育論證中。2022年好的,學會將廣泛征集團體標準制定項目,以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為目標,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填補標準空白,做好編制、論證,同時做好培育中的團標論證和發布工作。學會要不斷完善團體標準相關管理制度,進一步細化團體標準制定、實施的程序和要求,要通過國家相關標準信息平臺開展標準制定和發布工作。
十一、扎實推進專題學術報告會活動建設,提升學會學術品牌影響力和價值
中國太平洋學會設立的專題學術報告會是開展學會各項研究成果交流的主要平臺,是一項重要的定期學術交流活動。要在已取得的成功經驗基礎上,不斷完善專題學術報告會內容與形式,提高專題學術報告會的學術和社會影響力,重點從高質量發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海洋新興產業發展等領域選擇活動的主題,要通過學會的專題學術報告會帶動分支機構學術活動的全面開展。
十二、積極支持辦好《太平洋通訊》,宣傳涉海研究最新成果
根據《太平洋學報》編委會工作會議確定的任務,2018年學會復刊了《太平洋通訊》,經過三年來的運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2年要在總結近幾年復刊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理順辦刊思路,要在發行范圍、刊物內容、編輯設計等方面進一步深入研究,要突出該刊物為海洋管理和海洋科研工作一線人員服務的宗旨,力爭讓海洋領域一線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國內外海洋研究的最新成果、最新動態和重大事件。
2022年是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全面開展各項工作的起步之年,也是學會全面推進各項新的重要任務的關鍵之年。學會上下要早部署、早啟動,狠抓落實、善作善為,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